expr

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表达的情感(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出了什么)

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表达的情感

洞庭湖畔岳阳城

岳阳位于洞庭湖汇入长江处,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。

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大都喜欢到这里打卡,留下了若干诗词歌赋。李白、杜甫、柳宗元、韩愈、孟浩然、陆游、黄庭坚、颜延之、陈与义、白居易、范仲淹……

北宋范仲淹的名篇《岳阳楼记》流传至今,读之让人豪情顿生!

“衔远山,吞长江,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,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”。

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。

孟浩然的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,其中的名句“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楼”。

洞庭湖成就了岳阳城,以波澜壮阔的美景滋养世人!

阅读快乐! 祝您好运!

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出了什么

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。说的是不是这。

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什么意思用优美的话表达出来

读唐代诗人孟浩然一诗,神游古时候那阔大境象,壮伟景观的八百里洞庭湖:“八月湖水平,涵虚混太清。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。欲济无舟楫,端居耻圣明。坐观垂钓者,空有羡鱼情”。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。第一句点明时间,八月初秋季节,秋水涨满,与湖岸平了。湖水浩荡,波涛汹涌。宋词人范仲淹曾对洞庭湖发出赞叹乙“于观夫巴陵胜状,在洞庭一湖,衔远山,吞长江,浩浩荡荡横天际涯,朝辉夕阴,气象万千”。孟浩然的诗形容湖水却用了一个“平”字,一是写湖水的深,涨得与岸上齐平了,二是写湖水的广,以至一眼望去,那些波涛都显不出来了。这个“平”字写出诗人感受。第二句承“平”字来,具体描写湖水的深广,:“涵虚混太清”。“涵虚”是写湖水极深极广,好象把高邈莫测的虚空都包容了,同时也写出了湖水澄碧,水天相映的景象。碧波千顷,汪洋浩瀚,水天相接,简直合成了一体,哪里还有什么边际呢!一个“混”字写出了水天茫茫不分的景象。“气蒸云梦泽”写湖周围水气蒸腾的景象,是写空中。云梦是古代的大泽,后来变成了陆地,只留下了星罗棋布的几十个小湖泊。这里说的“云梦泽”一是取其面积辽阔,二是取其历史久远。在云梦这样广大的地区,水气蒸腾,氤氲万状,该是由来已久。一句诗写出洞庭湖周围被水光云气笼罩的奇观。水气是湖水蒸腾而出,就显示了洞庭湖雄伟气势和丰厚潜力。“波撼岳阳城”,又回到写湖水,写水势。洞庭湖不仅用它的水气在空中布下云峦雾嶂,而且用它激荡的水波冲击着岳阳重镇。一个“撼”字写得极有声势,极有力量。为什么诗人有这感觉呢?原来“盖城据湖东北,湖面百里,常多西北风,夏秋水涨,涛声声如万鼓,昼夜不息。”(宋范致明《岳阳风土记》)波涛由西向东涌去,给人以冲击进攻的感觉。这个“撼”字是用得如此恰切,传神,令人叫绝。前四句诗从大处落笔,把洞庭湖秋色描绘得气势磅礴,雄浑壮美,象一幅泼墨写意画。其中“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”一联,与杜甫的(登岳阳楼)“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”,有“后人不敢复题”之誉。

温馨提示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